我不相信LLM。

这话从我,即将从事语音识别方向研究的硕士学生的角度说出口,其实很荒谬。进入实验室多日,聆听大大小小的组会和论文分享会,才发觉组内目前的工作重心逐渐向音频+LLM过渡。LLM几乎是万能的,仅需寥寥几个字甚至是不成形的想法,就能生成大量的文本内容输出,并且还可以任随使用者的心意重写或者修正。

但我不相信,LLM生成的内容具有实际“意义”。这半年用上了稳定的梯子,因此由着好奇心用复杂的方式注册openAI账号。终于脱离半吊子NewBing,我以为精神充满了愉悦,使用gpt几乎可以完整解答出我的各种疑问,或是完成很多文字段落书写工作。短短几个月,我尝试了不同角度的运用,一开始用来完成讲座听后感报告,然后是解决编译系统代码的技术问题,寻求C++函数的引用方法,再后来撰写技术文档报告,上英语课期间生成不少即兴演讲的稿件提纲,还时不时使用它作为翻译、缩句扩句的工具。

半个小时形成一篇勉强能提交的2000字听后感的效率惊人,而我发现正因如此,自己在迅速变懒。后期无论是报告还是简述或是介绍或者讨论,我都不愿自己再动笔去构思,抛给gpt生成后,才根据个人风格调整修改。我不主动思考,但修修补补、检查机器产生的内容是否合适。

这造成了两个后果:逐渐对LLM(特指GPT)失望,以及个人思维和书写能力的退化。

缝补太多机器说的话,逐渐能观察出一点端倪。无论写什么内容,gpt的叙述风格保持一致的相似性。科学技术文档大多有一种外国教授著书时,看似略带风趣但实际平铺直叙的异域风情;分点作答的内容保持形式的一致性,生硬得要命;论述人文问题则是观点陈词滥调,和回答语文阅读题一样遵守思维套路,像解答政治大题固定几个切入点一样无聊,像不得罪任何一方的老好人。此外,当要求它扩写内容时,并非是实际的填充有意义的细节或者展开更多思考,而是把没有意义的文字垃圾堆砌其中,好像写了更多内容,实则和最初的简短版本完全一致。(或许这些问题正说明了大多数我们被需要提交的文档是垃圾,在没有想法的情况下围绕一个内容强行抒发观点)GPT给我的感受就是没有想法,什么都能评价,什么都能回答,但只是玩一些语言游戏,读过后只觉得毫无意义。(本来想用一些官方发言做比喻,后来觉得不合适,因为其实很多我们认为的无聊官话其实是高度抽象的逻辑思维结晶,并非字词堆砌)

变懒之后的最近,我时常生出疑惑,个人博客里那些巧妙构思的段落真的出自我手吗?有些贴切的比拟和缜密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不能再现于我的其他作品中?更令人恐惧的是,为什么如今我的情感触动、模糊的认识改变时,动笔的欲望依旧油然而生,却发觉自己无话可说、无从思考?我面对gpt生成的几个论点删删改改,考虑他们之间是否逻辑连贯,是否无懈可击,追求一种极致完美。而忽略了自己产生这些所有内容才是思考和创造的真正过程。更多情况下,我自己得出的结论与gpt的普世观点全然不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很多时候想法更加偏激极端俏皮可笑(而这正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标志之一),并且像前文所说,gpt这些观点是否成立具有实际意义也未可知,但我懒得计较更多,选择在此基础上完善细节——或许只是在屎山上雕花,在无意义的判断中写出更多无意义的细节。此外,拼接gpt完成的内容也需要拼接相应的表述方式、语言习惯。长期模仿gpt说话,语气表面的友好、客观、简单、不讲人情,让我觉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谢谢,人学机器口吻说话本来就是一件很蠢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而经常写作的人更有较为鲜明行文风格。风格是可以塑造的,也是用于呈现的。生活学习经历影响我们说的话,模仿追求的、认同的风格也是一种自助塑造。模仿gpt说话频率太高,则是被迫地改变行文习惯,模仿过程令人不适,结局更不有益于自身。观察到身边一些同学朋友,网络技术人员,可能平时本就疏于强化锻炼文字表达风格,现在受大量gpt式文本的影响,写出来的东西千人一面,用语匮乏,而且有时很难分辨是谁写的(或者说是不是机器写的)。

由此,其实我依旧对LLM时代下,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价值体现非常乐观。(当然我还是很担心现在有whisper后,研究生生涯应该研究点什么才能有所创新)自己搬的砖被机器搬,自己做出的决策不如机器做,或许这些从一开始就不是人作为存在的根本衡量标准。年轻如我,我依旧天真地用感官敏感程度和脑接受到感官信息的思考情感整合来理解生活和生活中的人。GPT式的生成或许能取代软文编辑,但从GPT输出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起,我就可以篾然取笑之,弃于一旁:它终究不能替代任何一个书写观察、书写情感的生活有思考的人。

最后修改:2023 年 10 月 26 日 09 : 13 PM
请您不要吝惜赞赏~